
无锡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又称为江苏大佛或九华山佛顶,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灵山上,是中国第二高的客观性塑像,仅次于四川乐山大佛。
历史
灵山大佛的兴建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时,灵山上的观音殿已经被修缮过,但由于当地民众的香火情结,对庙前广场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无锡市委和市政府又将修建灵山大佛纳入了政府的计划中。
2002年,原本只是一个秘密计划的灵山大佛建设正式开工,此时,收到全国各地捐款共达1.8亿元,为随后的建造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了保证建造质量,无锡市政府还宣布灵山大佛的建设工程必须经过竞标才可开工,并且更是采用“五方联合”的形式,使该工程成为更好的合作之路。
设计
灵山大佛的设计师是著名的建筑大师钟鹰,属于江南文化的佛教象征艺术,灵山上的大佛要命世,必须要达到精致的制作水平。
考虑到灵山大佛要穿过四层楼高的建筑群,钟鹰先生很巧妙地将大佛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体现了佛教剃度、菩提初成、神通广大、证悟圆满的经验之路。
灵山大佛的身高达88米,其中莲花宝座22米,莲花座20米,大佛身高63米,造型规则、美观大方,顶部以通天供养或毗卢供养或七佛圆顶等样式营建,大力弘气十足。
建设
早在灵山大佛建设前,无锡市已经启动了这个大型工程的规划布局,基地面积450亩,总造价18亿元,深入空间设计、影视特效、造物艺术、传媒视听等领域,是目前陆地建筑最大尺度的综合艺术工程。
灵山大佛的外表看起来是红色的,实际上是由大量铜板覆盖而成,周围是黑白相间的灵光明广场,令人感受到精神和灵魂的愉悦。灵山大佛的结构相当复杂,全部由钢结构支撑,内部中空,14层具有永久性的反击墙支持,整个结构重量超过4000吨。
意义
灵山大佛是在中国佛教复兴意识不断增强的时期兴建的,它旨在推动佛教文化的普及,提高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建造灵山大佛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无锡,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无锡城市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创新力。
结尾
无锡灵山大佛以其宏伟壮观、精度高超的设计和制作技术跻身中国佛教文化建筑之列。大佛已成为无锡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