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字经全文朗读
介绍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儒家经典著作,相传是北宋大儒王之涣所作,是儒家启蒙教育的必修经典,被誉为“幼学琼林,少儒皓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经典之作。全书共一百多字,通俗易懂,内容涵盖了天地、人伦、政治、品行等方方面面,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
全文朗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七,善织锦。
李兴幼,稼于百亩,闻不系于众庶。
冠军仲,举秀才,能诗赋,折獐弓。
建安骠骑,窃帝后,宫中仙,飘如遗。
郑重子,令孙舞,处士子,颜深虑。
子路党,童子贵,德称孔,智及墨。
张子温,力夫儒,凭高声,裁论语。
子开心,绅士仁,余悲学,志在道。
《三字经》始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得到正确的道德引导和知识指导,从而发挥出人性中的善良和智慧。除此之外,本书也以许多具体的故事为例,强调教育的方法和标准,让人们从实际的案例中领悟到正确的做事方法和做人的准则。
本书中呈现的人物形象也较丰富,有孟母、窦燕山等名人,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历史人物。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品德、学问和能力,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典范。通过这些人物的生平和事迹,本书向人们传达了儒家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帮助人们构建道德体系和生活方式。
绝大部分的三字经由滚存、传诵直至今日,提到三字经,成人口诵以育子弟而言最多,形式上比较明显的,是通过治学、治学的导师和门徒传授的方式进行,不同于今日的普通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师德。三字经里了解天地、人伦、家庭、社会等知识,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倡导之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对于社会和人类整体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结论
“三字经”以其内容简洁、体例优美、针砭时弊、能言於道正等特点,成为儒家启蒙教育的重要手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阐释了人之初、性本善,强调了人的教育和道德修养,在很长时间内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三字经”中的儒家思想,尊崇师道文化,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让其在新时代的教育和文化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