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偿还债务时,利息支付能力与债务利息数额之间的比率。保障倍数越高,企业或个人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小。下面我们讲解一下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公式说明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是评估企业或个人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企业或个人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间的比率,来判断其偿付债务的能力。

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收入中,来自于银行、企业、机构等的利息收益。利息支出是指其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包括贷款利息、债券利息、股票利息、个人贷款利息等。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息收入 + 折旧 + 摊销) ÷ 利息支出

其中,折旧和摊销也是企业的财务成本之一。

公式含义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中,利息收入、折旧和摊销是企业的财务收入,代表着企业的一定盈利能力。利息支出则是企业的财务成本,代表企业在偿还债务时需要支付的成本。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结果代表了企业或个人在支付利息后,还能剩余多少钱来支付其它费用或投资等。如果企业或个人的利息保障倍数越高,那么代表其还款能力更加强大,偿债风险较小。

公式示例

以某公司为例,其年利息收入为60万元,折旧为20万元,摊销为10万元,利息支出为40万元。则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为:

利息保障倍数 = (60 + 20 + 10) ÷ 40 = 2

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为2,代表其偿债能力较强。相反,如果某公司利息收入相对较少,同时其利息支出比较高,其保障倍数则会降低,偿债风险也会增加。

结论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或个人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利息收入+折旧+摊销)/利息支出。利息保障倍数越高,企业或个人偿债能力越强,偿债风险也越小。企业或个人可通过增加利息收入、减少财务成本等方式提高其保障倍数,提高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