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所作,诗中情景严谨、形象生动,描绘了夜晚在枫林中停泊船只的美景,表达出诗人闲适、自由的生活感受,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船至沙头更漏残,
“船至沙头更漏残”,开始描绘夜晚船只泊于沙头的景象。深夜,船只停泊于沙滩,因为时已夜深,时间不早了,所以“更漏残”形容到了难以分晓的小时,着重刻画了时间的无限和夜晚的深沉,为诗人的抒情开了个头。
银烛秋光冷画屏。
“银烛秋光冷画屏”,描述的是诗人身处画舫之中,观赏秋夜银屏幕的情景。银烛、秋光、冷画屏为三个形象的主体,将画舫中的光彩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更加强调了夜色浓郁、艺术价值的同时,也点出了中秋的花烛情调。
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诗人用轻罗小扇扑萤火虫的情景。这句话用音韵和意境结合的方式来描绘夜间动态画面,细节表现独特,形象生动。
天阶夜色凉如水,
“天阶夜色凉如水”,用夜色冷凉的形象描写诗人身处的环境,同时也形象地诠释了时节更替的迅疾,与前一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呼应并衬托出了那清幽高雅的空气氛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坐看牵牛织女星”,此句将目光投向天空,引出了一个东方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浪漫色彩和期待之情。浩渺的夜空、神秘的织女与牛郎,为这个时代的纯爱,披上了不同于爱情的辞藻神话。在这种理想的秋夜,诗人醉心于宇宙星空、宁谧琴音和温馨家庭。
文章结尾
《枫桥夜泊》描写一幅深秋夜晚的美景,以律诗七绝的形式展现出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整首诗现实而不失文学意境,清秀而又凄婉,道出了诗人对生活深深的情感和向往,是唐代“山水田园之赋”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