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古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牛羊下晚禾,田家向北开车。草没羊,雾翻奈何,散谷子的飞絮,绿原上飘荡。回头望,白云随马长去,直挂在“青海长云”这一块。

历史长河中,敕勒歌被誉为我国古代汉族民间诗歌的瑰宝,它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风俗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凸显了中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多元交融。

敕勒川与阴山

敕勒川在今天的内蒙古境内,阴山在今天的山西境内。敕勒川这一带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天堂。阴山则是北方的重要山脉,地势险要,植被茂盛,古代人们多在此狩猎。

敕勒歌通过对这两个地理元素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北方的草原气息和山水之间的和谐。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这一句,以简洁的词语描绘了北方广袤的大地,人们不禁会想象到这里的远古景象。草原上繁茂的花草与天地融为一体,没有任何物质可以遮挡视线,让人感到自由自在。

与此同时,这句话也揭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荒凉的大地上,牛羊在茫茫草海中穿梭,人们靠水草为生,望着苍茫的天空展望未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具备了顽强的生存意志,不屈不挠地追求着美好的生活。

回头望,白云随马长去

敕勒歌的最后一句,是整首诗最令人动容的部分。回首望去,浩渺的天地之间,白云随着马儿远去,牛羊低头呷着野草,风吹草动。

这句话有着浓郁的诗意,更寓意着时间的流逝,白云随马长去,牛羊在朝暮之间草木无存,而那青山依旧在。敕勒川,阴山,大地和天空都在变幻中存在着,而人类的短暂生命也在这个变幻的世界中踏踏实实地生活,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敕勒歌是我国古代汉族民间诗歌的瑰宝,它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为素材,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的描绘,展现了中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多元交融,让人们领略到了与众不同的北方文化风情。敕勒川,阴山,天空和大地,都是这种文化的载体,敕勒歌更是这种文化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