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处罚标准

酒驾是指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这不仅危害自身安全,也会威胁其他路上行驶的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因此,我国法律非常重视对酒驾行为的处罚,以下是酒驾处罚标准:

酒驾的刑事处罚

以饮酒量为衡量标准,酒驾的危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只要经血样检测达到80毫克/100毫升酒精含量,就已构成醉酒驾驶罪,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该罪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者禁止驾驶机动车。

酒驾的行政处罚

除了刑事责任外,酒驾也会被追究行政责任。广义上,酒驾的行政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警和交警对驾驶员的处罚,二是公安机关吊销和暂扣驾驶证及行驶证。具体而言,你的酒驾情况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其处罚标准如下:

1. 饮酒驾驶:

饮酒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未达到醉酒驾驶程度,但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规定标准的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饮酒驾驶违法行为被视为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者将被处2000元罚款,并记3分。一旦驾驶员累计记分达到12分或以上,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从而加重了饮酒驾驶对司机的打击。

2.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规定标准的行为,有以下处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0元罚款。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暂扣其机动车驾驶资格一年,要求参加机动车驾驶人培训并通过考试后,方可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同时,通过醉酒驾驶导致发生经济损失或者人身损害的,需要按照责任认定、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费用。

结论

总之,酒驾处罚标准严格,不仅会涉及刑事责任,还会受到行政处罚以及可能的民事赔偿。出于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对于机动车驾驶者而言,一定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行车安全以及不饮酒驾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