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在人质与绑匪等人员长时间的接触中,被害者产生同情心理,甚至去爱、保护、帮助绑匪或加害人情感及行为模式的一种心理反应现象。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而是一种应激反应。该综合征得名自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原因是1973年斯德哥尔摩市有一起银行劫案,被绑架的人长时间处于劫持之中,4名人质在获释后不久,就与绑匪建立了亲密关系,不但没有指证绑匪,反而为绑匪辩护。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表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加害者产生同情心理,认为他们是被迫或者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感觉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无辜的。

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间建立了中心关系,被害者已经把加害者看成保护者,甚至将其视为同伴。

被害者对加害者表现出过度的助纣为虐行为,这样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被害者对救援行动表现出强烈的抵制,他们拒绝参与由外界开始的任何救援行动。

被害者表现出卑躬屈膝的行为,他们愿意接受加害者的惩罚,不反抗或者反抗能力非常有限。

什么原因会导致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发生?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严重心理痛苦导致被害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适应性行为。最初被绑架者可能会回忆自己的过去往事,之后很快就会察觉到自己可能无法幸存,内心充满了恐惧、孤独、绝望以及无助感。在这些情绪作用下,受害者为了寻求一种缓解心理疼痛的方式,开始采用某些正常人难以想象的行为表达方式。比如在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盟关系,接受加害者的一些限制,表现出过度的同情心理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序上是一种适应性招数,可以让受害者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但长期这种方式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消极的。

如何预防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发生?

预防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发生,需要人们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技巧的培训。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

第一时间保持应对事件的清晰思路,冷静交流,不要慷慨激昂或者失去理智。

通过自己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包括利用亲友寻求帮助等方式。

慎重施行妥善的谈判策略,不要为所欲为。

在绑架过程中,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自信,不要无端地心醉于加害人所表现出的什么肮脏行为。

与加害者的交流可以短暂且务必掌握分寸,不要掉进对方的圈套之中。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治疗与其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式十分相似,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重点是在镇静和抗抑郁方面,比如选择抗抑郁药对患者的心理疼痛进行治疗。心理治疗的重点是在不断地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存在、自己的行动受到了束缚等,通过诱导患者过去的经验能够与现在的经历区分开来,重建患者的个人队伍感等方面进行治疗。

结论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用呼之欲出的话说就是莫名的同情,是一种看似荒谬而无法避免的现象。这种现象与人类的生物心理和生存机制密切相关,但不属于正常的情感行为范畴。因此,预防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发生,需要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应急预案和应对技巧的培训,尽早发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保证人们身心健康,比如在长途旅行等活动中适当使用耳机和安全带,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是预防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