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细胞氧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疼痛、缺氧甚至坏死。

心肌缺血需要用什么药品?

心肌缺血的治疗通常需要同时采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

1.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血流,缓解心绞痛症状。通常采用舌下含服的方法,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

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缺血的风险。通常每天口服一次,但需要遵医嘱用药。

3.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心脏负荷,减轻心肌缺血症状,预防心脏再次缺血。应按医嘱使用,慢慢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4.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血流,减轻心绞痛。应根据医嘱用药,慢慢调整剂量。

5. ACEI

ACEI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对于有高血压和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患者尤为适用。

6. ARB

ARB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对于不能耐受ACEI副作用的患者,可选用ARB。

需要特别提醒的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医嘱用药,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部分药物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如头痛、恶心、胃痛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硝酸甘油与磺胺类药物、有机硝酸酯制剂等会出现严重低血压,需要避免同时使用。

最后,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同样需要非药物治疗,如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增加身体锻炼等,需要与药物治疗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