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定义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上一纳税年度的销售额或营业额未超过500万元(含500万元)的企业和个人。
而一般纳税人则是指销售额或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和个人,也称为大规模纳税人。
纳税方式的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简化征收办法,通常按照销售额或营业额的3%~5%缴纳增值税,但也要根据所属行业和地区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一般纳税人则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增值税税额缴纳,同时需要编制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进项税抵扣的差别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抵扣少量的进项税,但通常情况下不能抵扣全额进项税。其抵扣金额的上限为销售额或营业额的50%。
而一般纳税人则可以全额抵扣进项税,这也是许多企业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原因之一。
纳税申报的时间差别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每年只需要进行一次简单申报,即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该申报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1月31日。
而一般纳税人则每月都需要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需要按季度进行一次纳税申报。
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减免政策、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同时在创业之初,小规模纳税人还可以享受优惠的社保政策。
而一般纳税人则往往不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纳税负担的差别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了简化征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所以其纳税负担的相对较轻。
而一般纳税人则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税额缴纳,所以纳税负担相对较重。
结语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在纳税方式、进项税抵扣、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政策和纳税负担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企业在选择纳税人身份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